【UAS】体育馆内部交通流线分析及设计策略研究——以重庆永川体育馆为例体育馆作为人群密集型聚集空间,在安全事件频发背景下,安全疏散问题成为设计重点。随着体育馆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逐渐向集成化、多元化发展,其除承担社会性体育赛事功能外,还需于赛后满足体育教学、文艺演出、毕业典礼、学术讲座等使用功能。此变化提升了体育馆的使用频率,使体育馆呈现人群密度高、使用流线混杂情况。因此,有必要研究体育馆内部交通流线,并结合实际项目形成指导性设计策略。
重庆永川体育馆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场地三面邻路,地势平坦,东侧隔路与永川中学相邻,北侧为文理学院。项目总用地面积24195㎡,总建筑面积22802.74㎡,主要功能包括体育馆、附属商业及配套用房、地下车库等。
作为当地标志性建筑,其造型设计提取永川龙的元素,以平板形式覆盖建筑,建筑表皮赋予龙纹形象,融入当地民俗文化。体育馆符合乙级标准,满足承办地区性与全国性单项比赛要求,可容纳4996人,设置3036个固定座椅,1960个活动座椅。体育馆场地尺寸满足标准手球场地要求,配套相关体育设施设备,满足赛后羽毛球、手球、排球、乒乓球、体操等训练与比赛,以及校园大型会议等多功能需求,空间功能相较传统体育馆进一步复合化。
为避免场地人车流线交叉,将体育馆流线出入口进行合理分区,使其互不干扰。整体分为南北2个区域,车行出入口设置于基地北侧,南侧设置人行出入口与人行广场,实现人车分流。考虑到体育馆进出人流量与车流量较大,故从消防与安全要求出发,将主要车行出入口设置于东侧;西侧设置车行次出入口,此出入口仅用于体育馆赛时贵宾使用及新闻车出入。
基本原则重庆永川体育馆除承接社会性体育竞技赛事,同时兼顾校园大型会议等多功能使用需求。为满足不同使用功能,需合理规划功能分区,保证不同使用群体具有独立活动区域与交通流线。基于功能合理、流线顺畅、使用方便原则,规划设计功能合理且适合比赛规模的主比赛厅,考虑到未来发展需求,重庆永川体育馆需集多种功能于一体。
流线分析重庆永川体育馆1层围绕主比赛厅设置运动员、贵宾、裁判、组委、新闻、办公等用房,为保证人员有序疏散,各流线互不交叉。将各功能用房均匀布置于体育馆不同位置并设置独立出入口,流线设计科学合理。
观众流线在主比赛厅4个方向分别布置4个台阶,满足场地内不同方向观众疏散需求,同时利用室外大台阶直接到达2层观众休息厅,而后进入看台。残疾人由无障碍电梯专用入口进入,直达2层专用看台。
运动员流线运动员入场区靠近车行出入口及大巴车停靠区域,以便预留充足的等待时间及场地空间。运动员由体育馆东侧进入运动员休息室,入场时经登记处与检录通道进入场地,退场时经兴奋剂检测站回到休息区。
贵宾流线贵宾休息区通常与运动员入场区相对,贵宾坐席布置于视线较好位置,可观看运动员入场情景。重庆永川体育馆贵宾坐席位于西侧,贵宾入口紧邻贵宾车行出入口。贵宾从体育馆西北侧专用出入口进入1层贵宾接待室,乘专用电梯或楼梯到达2层贵宾休息厅与贵宾看台区,流线便捷且距离较短,便于观看比赛且满足举行相关仪式的场地流线规划。
新闻工作人员流线体育赛事通常由新闻媒体进行现场报道或在线转播,基于此,重庆永川体育馆的新闻工作人员出入口位于1层西南侧,新闻工作人员通过西南侧出入口可直达媒体专区,媒体看台结合具体赛时情况灵活设置。
组委会流线为体育赛事组委会服务的赛会办公人员出入口、组委会出入口、裁判出入口分别设置,体育馆内设置组委会办公室、会议室,以及裁判休息室等相关用房ayx爱游戏。
疏散流线简捷、互不干扰研究表明,在遭遇火灾时,人们的行为表现异于平常,人群的高密度聚集极易发生拥堵或踩踏现象,针对此,在流线设计上应尽量避免曲折通道。重庆永川体育馆四周设计多个安全出入口,疏散通道宽度及疏散口数量均满足相关要求,进而确保观众就近发现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运动员、贵宾、工作人员等均设专用出入口,场内形成环通内廊,紧急情况下可通过内部交通环道通往任一出口,实现快速逃生。
疏散流线与日常流线相结合设计应将疏散流线与日常流线相结合,避免与日常流线相悖。安全出口或楼梯间应于四周合理布置,使通道实现环形分布,多向疏散。重庆永川体育馆除直通室外的大平台外,还在体育馆4个角设置疏散楼梯,以确保场馆内人员及时多方位疏散。
内部交通设计考虑未来发展需要永川体育馆除满足各种体育赛事举办需求外,还需满足文理学院体育教学、学术讲座、文艺演出、毕业典礼等活动需求,实现由社会型体育馆向校园型体育馆转变,故设计之初即需考虑赛后多功能利用。
流线复合化设计体育馆赛时交通流线复杂,赛后还需置入新功能流线,基于此,提出流线复合化设计,用于支持空间功能复合化,解决不同流线系统使用问题。整个体育馆根据功能划分为不同区域,各功能区域存在单独出入口,避免不同功能的流线交叉。赛时流线系统优化了体育馆不同区域、不同功能间的交通关系,但不适用于赛后体育馆多功能使用。
体育馆建筑已朝功能复合化方向发展,设计时应兼顾赛时与赛后使用需求,场馆内部交通流线应简洁顺畅、互不干扰,疏散流线与日常流线相结合,同时考虑未来功能变化及流线复合化设计,以满足体育馆赛时及赛后多功能场馆使用需求,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
[1]孙昂 . 高校体育馆安全疏散影响要素及设计策略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
[2]祝超 . 中小型体育中心场馆内外部空间布局设计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2015.